近期,在青島海關所屬榮成海關幫扶指導下,山東榮成市4家修造船企業新增5個臨時對外開放泊位,切實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榮成是山東省重要的修造船工業基地,在千里海岸線上分布著各類修造船相關企業50余家,近年來國際船舶維修產業呈現強勁發展態勢。
但就在“家家修船忙”的紅火光景中,榮成榮通、黃海造船、榮成造船和新霞造船等4家修船廠因為舾裝泊位缺少或數量不足,眼睜睜看著上門的訂單卻沒辦法承接。
“修船訂單都是大單,流失一個就是幾百上千萬。”榮成榮通船業有限公司報關經理姜超介紹,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國際航行船舶選擇靠港修船,去年以來到該公司維修的外籍船舶數量增長了30%以上。
沒有足夠的泊位,企業就不能承攬業務,泊位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帶著焦急的心情,榮成榮通船業有限公司報關經理姜超聯系了榮成海關為他們指定海關專家指導。當天下午,海關關員就到了碼頭,對如何規劃泊位、如何申請開放以及需要配備哪些設施,一一給予現場指導。
榮成海關副關長宋黎介紹,針對轄區修船企業開放泊位緊張的問題,榮成海關對轄區既有開放泊位進行全面梳理,綜合考慮開放泊位對修造船行業影響,科學論證、統籌規劃新增泊位。為盡快促成臨時對外啟用,榮成海關主動提供政策咨詢和技術指導,派海關專家幫助企業認真研究改進硬件設施及條件,改造完成后第一時間驗收。此外,海關還指導企業配備齊全衛生檢疫相關制度、人員和設施,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在口岸、海事等多部門快速聯動配合下,5月,榮成榮通船業有限公司舾裝碼頭臨時對外啟用;6月,黃海造船、榮成造船和新霞造船等3家修造船企業的4個泊位相繼啟用。短短2個月時間,榮成修造船企業可用泊位增加了5個。
“新增的臨時開放泊位解決了我們最撓頭的問題,為我們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最直接的便利條件。”姜超表示,有了開放泊位,企業下一步要把修造船業務越做越大。(張斌、王子佳/文)